大陸人看臺灣,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环球华语2019年8月31日转自网络】《旺報》大陸人看臺灣,刊出舍草的文《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有熱烈的回應,很多正反的意見吵翻了天。

舍草的文說:「人家是滿懷真誠的來臺灣,有骨氣的話就不要去賺人家的錢,又想占人家便宜,又看不起人家,這是什麼扭曲的心態啊?我的感受就是,臺灣人好像特別針對大陸,視為眼中釘,這在其他任何國家都是沒有的。」

這在我4年前〈臺巴子要專政〉文中早就講了:「大陸經濟好了,臺巴子現在反羨大陸的錢,尤其是沿海的2億人,生活比臺巴子不差,臺巴子也有百多萬在沿海。臺巴子想大陸觀光客來,就是看錢,看香港受益,眼紅。但又不改那貶中怕窮親戚的心理,又把大陸人當賊防,來歹丸仍麻煩,故大陸人少來,少來這鬼島。本來大陸人當之寶島,現知其那麼恨中,當然也厭臺了,但臺巴子看人來少了,又怪馬英九開門政策沒效,賺不到賊的錢。這就是臺巴子最可惡、最爛的地方,不但占了便宜還賣乖,沒占便宜就叫冤,偷不到東西還怪客人不上門,皮包鎖太緊。賊喊捉賊,歹丸向來如此。」

當初,我想「臺巴子」就是臺灣在大陸財大氣粗的人,不完全是貶意的。後來此字被討論得很多,其正確意思是上海人說人鄉巴佬,常給外鄉人加個巴子的稱號,比如說「川巴子」等,「臺巴子」就是有錢的臺胞,有點像臺灣人說的「田喬仔」一樣。

但經過30年的發展,臺灣人是求「臺巴子」而不可得了。當年臺灣錢淹腳目,臺灣人在大陸是呆胞,出手大方,人家小費100,我給300,所以大陸服務人員,雖背後講「臺巴子」,但看到臺灣人來還是當大爺般侍奉的。但這種情形早沒有了,大陸有錢人太多了,其消費能力早超過臺灣人,是他們一擲千金。

臺灣現在只有軟實力可談談,也就是硬實力,錢,早沒得談了。

1979年,葉劍英在〈告臺灣同胞書〉中,說臺灣財政困難,大陸可予補助。這被臺灣笑死了,報紙還有個漫畫,一個騎腳踏車的人向個開賓士車的人說要不要補助?臺巴子是看扁了大陸,但現在大陸是豪華車最大的市場,賓士只是中上車。

現在,倒真是大陸在提供臺灣財政補助,ECFA的讓利就是一例,《服貿協議》也是對臺灣大開放。其實大陸的公司,對到臺灣來開業並沒有太大的誘因,因為臺灣的市場太小了,大陸的生意就做不完,很多大陸公司要來臺灣,其實是名大於實,想要在其企業版圖上加個旗釘,讓其看起連臺灣都有公司,布局廣袤而已,並不是真在臺灣市場賺什麼錢。

服貿開了,是對早想進入大陸大市場的臺灣企業有利,但對那本來就不想去的企業,就沒什麼需要,故他們就反對,怕大陸的大規模企業來臺灣,他們的小巴子經營就沒做頭了,所以反對的就是這些老板,他們怕關門,但受益的是員工、勞工,他們在大陸公司來了反而可以提高薪資,增加工作機會。這就是簽定《服貿協議》對臺灣經濟的整體好處。

就像那些好山好水,我們都不去看了,就是「陸巴子」來看,來探險,交了大錢被砸死還前仆後繼。太魯閣前幾天又有個大陸女童遭難,九曲洞大陸觀光客已死了4、5人,就像當年臺灣電影發達,西門町招牌砸下來都會打到個導演一樣。

有錢就是大爺,我們該歡迎陸資來臺,多來些「陸巴子」,我們還是可以保有齊人之驕,一些「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版权声明:环球华语是一个汇聚各方言论的平台,所述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如有侵权文章或者图片,请立即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