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多伦多华人女护士地下室里的隔离日记

靴子终于落地了。自从1月26日加拿大确诊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作为一线护士的我,一直在密切关注疫情发展。这样的大形势下,每个人像大海里的一粒沙,很难独善其身。终于,3月17日,安省进入紧急状态,是加拿大第一个宣布紧急状态的省份。

紧接着,我工作的老人院有确诊病例,按规定,尽管没有直接接触患者,也没有任何症状,我应该回家隔离。回到家,紧急整理地下室,作为我临时住所,不想带给家人带来风险,特别是年迈的父母。坦白说,没有沮丧的心情,没有焦虑,反而有些兴奋,大概是因为平生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吧—隔离。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情愿还是不情愿,我已经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到抗疫大潮中了。

坐在地下室的临时住所, 问自己:我该如何度过这14天隔离期?如何让这两个星期过的和那些匆匆忙忙上下班做家务的日子不一样呢?那些二战期间囚禁在集中营的人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呢?我不需要担心食物殆尽,没有人身自由的限制,不需要被强迫劳动,唯一需要的是如何打发时间。

-是不是应该拾起那些久未读过的书,写读书笔记,利用这个机会静心思考?印地安人说过,别走的太快,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也许这正是停下来让灵魂跟上脚步的时候。

-或许应该在偌大的地下室里,黑暗中,独自一人看部恐怖电影,暂时忘却安省不断攀升的病毒感染数字,远离微信群里狂轰滥炸的各种疫情报道以及抗疫中医西医偏方。

我对家人说,我们这么幸运没有生活在战争年代,现在抗击疫情像一场战役,大家同感受、共患难,这样的经历像一场修行,会让自己更加珍惜生活,那些以往认为理所当然平平常常的日子。

隔离生活过去了几天,生活很充实,一天天也在不经意间溜过。老爸老妈不时地问寒问暖,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从女儿变成了我,一日三餐认真拟定食谱, 家里的微信群不时地讨论晚饭是白菜包子或是牛肉蒸饺?抑或是葱油饼?配绿豆粥还是八宝粥?周日早上,爸妈的教会礼拜改成了网上崇拜,我在静静的地下室,仔细聆听他们的赞美诗歌声,虔诚的祷告声,一缕阳光斜斜地照进地下室窗户,生活多美好。

临睡前,女儿下楼弹琴,让自我隔离的妈妈选喜欢的曲子,算是特权了,隔着地下室的玻璃门,轻盈悦耳的乐曲声像插上了翅膀,飞到了我的耳边,想象着女儿认真弹琴的样子,甜蜜极了。

白天里狗狗在楼上玩球奔跑,不时地在地下室门外探头探脑,估计她也好奇为什么时不时听见女主人的声音可是见不到她的人影呢?

在地下室呆久了,难免闷,不时地要去后院“放风”,呼吸新鲜空气,上楼前电话通知大家,“闲杂人等通通让开,我要出洞了”,家人笑我像土拨鼠威利,出洞时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今年是早春吗?

老公周日在后院清理落叶,修剪枯枝,10英尺的社交距离外,我在晒太阳,享受本来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自由。覆盖着花草的落叶清理后,闻到了新鲜泥土的潮湿味道,郁金香的嫩芽露出来,不久后会看到花蕾吧?春暖花开的日子不远了。邻居孩子们在后院荡秋千,奔跑声和欢笑声以及知更鸟的鸣叫,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生机。三月的春风吹来,飘过谁家后院烧烤的味道,更令人期待湖边烧烤的夏日时节。

周末略有恐惧和担忧,同事短信给我,她去做了新冠病毒检测,还在等结果,因为身体忽冷忽热,嗓子痛,头痛,鼻塞,疲劳,浑身肌肉酸痛。另外的胸痛和呼吸困难不知是不是因为紧张和焦虑,她回忆起曾有确诊的患者对着她咳嗽,而她当时没有任何防护,目前在家中的地下室自我隔离。我惊恐地回想,似乎我也推过一个老人家的轮椅,不记得他有没有对我咳嗽,当时他是没有症状的。

谢天谢地,我目前还好。在寂静的地下室,只有晚上才感到一个人的孤独。紧张焦虑时读圣经可以让我静心。圣经罗马书第12章提到: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罗马书第5章也提到: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

我安心在家隔离,希望我的同事们健康平安,希望疫情尽快结束。

今天在后院看到今年的第一朵番红花,黄色的,象征着希望。